【附条件逮捕要国家赔偿的情形有哪些】在司法实践中,附条件逮捕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通常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但又不足以直接采取羁押措施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在特定情形下,被附条件逮捕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以下是对相关情形的总结与归纳。
一、附条件逮捕与国家赔偿的关系
附条件逮捕并非正式的刑事强制措施,而是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为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其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等规定。由于附条件逮捕不具有强制力,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若因错误适用或不当执行导致当事人合法权益受损,可能构成国家赔偿的范畴。
二、附条件逮捕应承担国家赔偿的情形
根据《国家赔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属于附条件逮捕后应依法给予国家赔偿的情形:
| 序号 | 情形描述 | 法律依据 |
| 1 | 附条件逮捕决定明显缺乏事实依据,导致当事人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 | 《国家赔偿法》第17条 |
| 2 | 附条件逮捕决定违反法定程序,如未依法告知权利、未听取陈述申辩等 | 《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140条 |
| 3 | 附条件逮捕期间,办案机关存在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 《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3条 |
| 4 | 附条件逮捕决定作出后,案件最终被撤销、不起诉或无罪判决 | 《国家赔偿法》第17条 |
| 5 | 附条件逮捕期间,当事人因非自身原因(如疾病、意外)遭受不应有的损害 | 《国家赔偿法》第33条 |
| 6 | 附条件逮捕决定与案件无关,属于滥用职权行为 | 《国家赔偿法》第17条 |
三、注意事项
1. 证据要求:申请人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附条件逮捕存在违法或不当之处。
2. 时效问题:国家赔偿申请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两年内提出。
3. 救济途径:当事人可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
四、结语
附条件逮捕虽是一种灵活的司法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原则。一旦出现违法或不当行为,相关责任机关应当依法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于公众而言,了解这些情形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也对司法机关的规范执法起到监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