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谁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政策主张,标志着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全面确立。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董仲舒。他向汉武帝提出了这一建议,最终促成了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的一项重要思想政策。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排斥其他学派如法家、道家等。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深远。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政策名称 |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
| 提出者 | 董仲舒(西汉) |
| 提出时间 | 汉武帝时期(约公元前134年) |
| 主要内容 | 排除其他学派,唯独推崇儒家思想 |
| 原因 | 强化中央集权,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
| 影响 |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
| 相关文献 | 《天人三策》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地了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提出背景、核心内容及历史影响。这一政策不仅奠定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与文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