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指的是谁】“东山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王坦之传》:“温(桓温)曰:‘我乃欲立功于天下,岂效此辈?’答曰:‘今君若能东山再起,必为天下所归。’”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谢安在隐居东山后重新出仕,并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故事。
一、
“东山再起”最早是指东晋名士谢安。他在政治斗争中一度退隐东山,后来重新出仕,并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挽救了东晋的危局。因此,“东山再起”常用来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再次崛起的人或事物。
除了谢安之外,在历史和现代语境中,“东山再起”也常被用来形容其他人物或事件,如企业、个人、政权等经历低谷后再度复兴的情况。但其最初的出处和典故,始终与谢安密切相关。
二、表格:东山再起的含义与相关人物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坦之传》 |
| 原指人物 | 谢安 |
| 含义 | 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再度崛起 |
| 历史背景 | 东晋时期,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复出并成为朝廷重臣 |
| 典型事件 | 淝水之战中指挥有方,成功抵御前秦进攻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个人、企业、国家等在低谷后重新振兴 |
| 相关人物 | 谢安、曹操、刘邦、李世民、企业家等(视语境而定) |
三、结语
“东山再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逆境重生的力量。从古至今,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个体,都能从中汲取力量,面对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再次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