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的意思】“大义凛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不公、压迫或危险时,表现出坚定的正义感和无畏的精神。这个成语多用来赞美那些为了正义、原则或信仰而毫不退缩、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大义凛然 |
| 拼音 | dà yì lǐn rán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也,大义凛然。” |
| 含义 | 形容人坚持正义、正气凛然、无所畏惧的样子。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物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坚强与正直。 |
| 近义词 | 正气凛然、威武不屈、刚正不阿 |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软弱无能、屈膝投降 |
二、使用场景
“大义凛然”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
1. 历史人物:如文天祥、岳飞等忠臣义士,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表现得非常英勇。
2. 文学作品:小说、戏剧中常用来刻画主角的高尚品格。
3. 现实生活中:赞扬某人在面对不公、腐败或错误行为时,敢于发声、坚持立场。
三、例句参考
-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依然大义凛然,毫不动摇。
- 在法庭上,他为正义辩护,神情大义凛然。
- 这位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台,大义凛然地守护着教育的尊严。
四、总结
“大义凛然”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的是在面对压力、诱惑或危险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德底线。这种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通过了解“大义凛然”的含义、用法及实际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