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名伶十三绝的简介】“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中国京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清同治、光绪年间(1860—1890)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上的十三位著名京剧演员。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被誉为当时的“梨园翘楚”。
这些名伶在唱、念、做、打等方面均有极高造诣,尤其以嗓音清亮、身段优美、表演细腻著称。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代表剧目成为后世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京剧的规范化、程式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以下是“同光名伶十三绝”的简要介绍及代表剧目:
| 序号 | 姓名 | 行当 | 代表剧目 |
| 1 | 谭鑫培 | 生角 | 《定军山》《空城计》《失空斩》 |
| 2 | 孙菊仙 | 生角 | 《文天祥》《霸王别姬》《长坂坡》 |
| 3 | 汪桂芬 | 生角 | 《战太平》《连环套》《白帝城》 |
| 4 | 陈德霖 | 旦角 | 《贵妃醉酒》《洛神》《西施》 |
| 5 | 王瑶卿 | 旦角 | 《女起解》《思凡》《穆桂英挂帅》 |
| 6 | 杨月楼 | 生角 | 《长坂坡》《挑滑车》《八大锤》 |
| 7 | 程长庚 | 生角 | 《群英会》《战长沙》《秦琼卖马》 |
| 8 | 余三胜 | 生角 | 《捉放曹》《击鼓骂曹》《游龙戏凤》 |
| 9 | 谭志道 | 净角 | 《钟馗嫁妹》《黑旋风》《连环套》 |
| 10 | 王九龄 | 丑角 | 《秋江》《打面缸》《小上坟》 |
| 11 | 王永昌 | 丑角 | 《审头刺汤》《打渔杀家》《一捧雪》 |
| 12 | 朱素云 | 旦角 | 《红娘》《樊江关》《玉堂春》 |
| 13 | 钱金福 | 净角 | 《钟馗嫁妹》《大闹天宫》《白水滩》 |
这十三位名伶不仅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也为后来的京剧流派如“谭派”、“梅派”等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貌至今仍被京剧界所推崇和传承。
综上,“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存在标志着京剧艺术走向成熟与繁荣的关键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