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婉约、意境悠远而著称。全诗通过描绘秋夜明月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孤独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普遍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
《望月怀远》是一首五言律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中通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引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接着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进一步深化情感,表现出诗人因无法与所思之人相见而产生的愁绪。后两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则通过动作描写,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具象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唐代抒情诗中的佳作。
二、诗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望月怀远》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唐代盛世,文人多有离别之苦,借景抒情 |
主题 | 思念、孤独、情感寄托 |
首联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颔联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颈联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尾联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评价 | 唐代抒情诗的典范之作,影响深远 |
三、结语
《望月怀远》虽为一首小诗,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张九龄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唐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在阅读与赏析此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