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木受绳则直的下一句是什么】“故木受绳则直”出自《荀子·劝学》,是古代儒家经典中的一句名言,强调通过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可以使事物变得端正、合乎标准。这句话常被用来比喻人通过学习和修养,能够提升自身品德与能力。
一、原文出处及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荀子·劝学》 |
原文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含义 | 木材经过墨线校正就会变直,金属经过磨砺就会锋利。比喻人通过学习和磨练可以变得优秀。 |
二、详细解释
“故木受绳则直”中的“木”指木材,“受绳”指的是用墨线拉直;“直”表示笔直。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木材经过绳子的拉直,就能变得笔直。这象征着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借助外部的规范和教育来完善自己。
而“金就砺则利”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金”指的是金属,“就砺”是指放在磨刀石上打磨,“利”是锋利。意思是:金属经过打磨后会变得锋利。两者共同表达了一个道理——只有通过不断的锤炼和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三、常见误读与辨析
问题 | 解答 |
“故木受绳则直”的下一句是不是“金就砺则利”? | 是的,这是原文的下一句。 |
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句子? | 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是《劝学》中的名句。 |
这句话是否常用于现代语境? | 是的,常用于鼓励学习、自我提升或强调规矩的重要性。 |
四、总结
“故木受绳则直”的下一句是“金就砺则利”。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代先贤对学习与修养的重视,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是木材还是金属,都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用之材,人同样如此,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磨练,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