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的意思】“铁杵成针”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方舆胜览》中的故事。原意是将铁棒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难的事也能做成。这个成语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到底就能实现目标。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铁杵成针 |
拼音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出处 | 《方舆胜览》 |
原意 | 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再难的事也能完成 |
现代引申义 | 表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鼓励他人或自己面对困难不放弃 |
二、出处与故事背景
“铁杵成针”的典故来源于李白小时候的故事。传说李白年少时不喜欢读书,有一天看到一位老妇人在河边磨铁杵,便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妇人回答:“我要把它磨成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代诗仙。
这个故事虽然带有传说色彩,但寓意深刻,强调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句子 | 释义 |
他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终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真是铁杵成针啊! | 表示通过长期努力实现了目标 |
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能放弃,要相信铁杵成针的力量。 | 鼓励团队坚持到底 |
她从零开始学编程,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这正是铁杵成针的体现。 | 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 |
反义词 | 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浅尝辄止 |
五、总结
“铁杵成针”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持。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具备这种“铁杵成针”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