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什么意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中国成语,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宁愿像美玉一样破碎而死,也不愿像陶器一样完整地保全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人有骨气、有尊严,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意屈辱地活着。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出处 | 《北齐书·元景安传》 |
字面意思 | 宁愿像玉一样破碎,也不愿像瓦一样完整 |
引申含义 | 表示有骨气、有尊严,宁可牺牲也不愿苟且偷生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扬有气节、有原则的人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宾语等 |
近义词 | 宁死不屈、宁折不弯 |
反义词 | 苟且偷生、委曲求全 |
二、详细解释
“玉”象征高贵、纯洁和美好;“瓦”则代表普通、低贱的物品。成语中的“玉碎”指的是即使美好的事物也会因过于珍贵而容易破碎,但即便如此,也比“瓦全”更值得尊重。“瓦全”则是指虽然完整无缺,但品质低下、没有价值。
这句成语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气节,而非物质上的得失。在历史上,许多忠臣烈士、文人志士都以这种精神自勉,如文天祥、岳飞等,他们宁愿牺牲性命,也不愿背叛国家或良心。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压力或困境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利益所动,不为权势所屈。虽然现实中有时妥协是必要的,但保持内心的清白与正直,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尊严所在。
四、结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坚持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