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原文】《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游历蜀地期间。全诗以雄奇瑰丽的语言描绘了蜀地山川的险峻与道路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旅途艰险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该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广为流传。
一、文章总结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长篇古体诗,通过夸张的笔法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蜀道之险峻难行。诗中反复出现“噫吁嚱”、“危乎高哉”等感叹词,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作者通过对蜀道地理环境的描写,隐喻人生之路的坎坷与不易,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二、《蜀道难》原文内容概览(表格形式)
诗句 | 内容简析 |
噫吁嚱!危乎高哉! | 开篇感叹蜀道之险,语气强烈,引人入胜。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点明主题,强调蜀道之难超乎寻常。 |
问君西游何时还? | 表达对旅人归期的担忧,体现情感深度。 |
猿猱欲度愁攀援 | 描写动物也难以攀登,突出山势陡峭。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细致刻画山路曲折,增强画面感。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描绘攀登时的紧张与疲惫,情感细腻。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用自然景象渲染凄凉氛围,烘托情绪。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子规啼叫象征哀怨,增添诗意。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再次点题,强调蜀道之难令人畏惧。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描写山峰高耸、松树倒悬,展现自然奇观。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水流奔腾、岩石轰鸣,营造震撼场面。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结尾发出疑问,表达对远行者的劝诫与关切。 |
三、作品特点总结
1. 语言豪放:使用大量感叹词和夸张修辞,增强情感表达。
2. 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如山、水、鸟、树等构建意境。
3. 结构紧凑:虽为长篇,但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4. 情感深沉:不仅写景,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
《蜀道难》不仅是李白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无论是对蜀道的描写,还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都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