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的出处李代桃僵的意思】“李代桃僵”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比喻在特定情况下,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达到保护或转移目的。下面将从出处和意思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李代桃僵”最早见于《乐府诗集·鸡鸣》中的诗句:“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其僵。”这句诗描述了桃树被虫蛀蚀,李树替它承受枯死的命运。后来,“李代桃僵”被引申为一种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的精神,也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现代语境中,“李代桃僵”多用于比喻为了整体利益或他人安全,而主动承担风险或责任的行为。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有人主动承担责任,避免了更大的问题发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李代桃僵 |
出处 | 《乐府诗集·鸡鸣》 |
原文诗句 |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其僵。” |
字面意思 | 桃树被虫蛀,李树代替它枯死 |
引申含义 | 1. 牺牲自己,保护他人 2. 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避免损失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比喻为了大局或他人利益而主动承担责任 |
使用场景 | 团队协作、领导担当、个人牺牲等情境 |
近义词 | 以身殉职、舍己为人、代人受过 |
反义词 | 自私自利、推卸责任、明哲保身 |
三、结语
“李代桃僵”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精神往往体现在那些默默付出、不计得失的人身上。了解并传承这种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