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杵臼之交的典故

2025-09-23 09:35:34

问题描述:

杵臼之交的典故,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09:35:34

杵臼之交的典故】“杵臼之交”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吴祐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地位悬殊但情谊深厚的朋友关系,强调的是真正的友情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彼此的真诚与理解。

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期的吴祐和陈遵之间的友谊。吴祐是地方官员,为人正直,而陈遵则是个豪放不羁、喜欢饮酒的人。两人虽然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挚友。有一次,吴祐到陈遵家做客,看到陈遵家中没有杵臼(捣米用的工具),便主动帮忙捣米。后来人们便用“杵臼之交”来形容这种虽身份不同但情谊深厚的友情。

一、

“杵臼之交”源于东汉时期吴祐与陈遵的故事,象征着即使身份地位不同,也能建立深厚真挚的友谊。这一典故强调了友情中的平等与真诚,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友谊的重要象征之一。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后汉书·吴祐传》
主要人物 吴祐、陈遵
故事背景 东汉时期,吴祐与陈遵因志趣相投成为好友
典故含义 表示地位悬殊但情谊深厚的朋友关系
成语来源 吴祐为陈遵捣米时没有杵臼,主动帮忙,后人称此为“杵臼之交”
文化意义 强调友情中的真诚与平等,不受身份地位影响
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虽身份不同,但感情深厚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不应被身份或地位所限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