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的译文】《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记述了晋灵公作为一国之君,行为不端、残暴无道,最终导致身死国乱的故事。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晋灵公的失德与昏庸,同时也反映了忠臣赵盾的忠诚与无奈。
一、
晋灵公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滥杀无辜,甚至对忠臣赵盾多次加害。他不仅不以君主之德治国,反而骄奢淫逸,致使民怨沸腾。赵盾作为贤臣,屡次劝谏,但晋灵公非但不听,反而派人刺杀赵盾。最终,晋灵公因暴政被大臣所杀,国家陷入混乱。
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君不君,则臣不臣”的道理,也警示后人:为君者若不能以德服人,终将自取灭亡。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晋灵公不君。 | 晋灵公不像一个君主。 |
好鹤,使贾佗为司宫,而饰之。 | 他喜欢养鹤,让贾佗担任司宫(管理宫中事务),并加以装饰。 |
及其亡也,百姓皆曰:“是子也,而欲弑其君。” | 等到他逃亡时,百姓都说:“这个人想要杀死他的君主。” |
赵盾骤谏,公患之。 | 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因此感到厌恶。 |
使鉏麑贼之。 | 于是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
鉏麑晨往,而与之餐。 | 鉏麑早上前往,与赵盾一同吃饭。 |
鉏麑曰:“子为晋国之卿,而食禄而不谏,是不忠;不谏而受禄,是不义。” | 鉏麑说:“您身为晋国的卿大夫,享受俸禄却不劝谏,这是不忠;不劝谏却接受俸禄,这是不义。” |
乃退,自杀。 | 于是退下,自杀了。 |
公嗾犬击之。 | 晋灵公叫狗去咬赵盾。 |
盾曰:“弃人而用犬,不仁。” | 赵盾说:“抛弃人而使用狗,这是不仁。” |
犬亦不噬。 | 狗也没有咬他。 |
公怒,益甚。 | 晋灵公更加愤怒。 |
于是,赵盾出奔,而过王孙满。 | 于是赵盾逃亡,并经过王孙满那里。 |
王孙满曰:“天命不常,惟德是辅。” | 王孙满说:“天命不是固定的,只辅佐有德之人。” |
赵盾曰:“吾闻之,‘君子不忧贫,不惧死。’” | 赵盾说:“我听说,‘君子不担心贫穷,不怕死亡。’” |
公卒弑之。 | 最终,晋灵公被杀害。 |
三、总结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典型的儒家思想体现的文章,强调“君君臣臣”的伦理秩序。晋灵公的行为违背了君主应有的道德标准,最终招致祸患。文章通过赵盾的忠诚与鉏麑的良知,展现了正直之人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君主道德的要求,以及“天命”观念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此篇不仅是历史记载,更是对后世统治者的一种警示:唯有以德治国,方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