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的意思是什么】“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非常计较,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过于挑剔、不讲情面的人,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锱铢必较 |
拼音 | zī zhū bì jiào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故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谓‘有德’。”(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表达可见于古代文献) |
含义 | 形容对极小的利益或事情都非常计较,不放过任何一点微小的得失。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吝啬、苛刻、计较心理,通常为贬义。 |
近义词 | 小气、抠门、斤斤计较、吹毛求疵 |
反义词 | 宽宏大量、豁达大度、慷慨大方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
“他连一份文件的格式都不放过,简直是锱铢必较,让人难以合作。”
2. 生活中:
“她和朋友一起吃饭,明明AA制,还非要算到分毫,真是锱铢必较。”
3. 商业场合:
“商家为了赚几毛钱,竟然在价格上反复修改,简直锱铢必较。”
三、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细小利益的极度关注和计较。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体现为严谨或认真,但在大多数语境中,它更倾向于表达一种狭隘、小气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日常交流中,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使用该成语,避免误解或冒犯他人。
提示:成语的学习不仅在于理解字面意思,更在于掌握其使用场合和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体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