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电位名词解释】静息电位是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它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之一,尤其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止状态下,细胞膜内与膜外之间的电位差。通常情况下,细胞内部为负电位,外部为正电位,这种电位差主要由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异和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决定。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钠-钾泵、钾离子的外流以及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在神经系统中,静息电位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前提,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膜电位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电信号传导过程。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
电位方向 | 膜内为负,膜外为正,通常约为 -70 mV(以细胞内为参考)。 |
主要离子 | 主要由 K⁺(钾离子)的外流形成,Na⁺(钠离子)的渗透较少。 |
影响因素 | 离子浓度梯度、膜通透性、钠-钾泵活动等。 |
维持机制 | 钠-钾泵通过主动运输将 Na⁺ 泵出细胞,K⁺ 泵入细胞,维持浓度梯度。 |
生理意义 | 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也是细胞进行信息传递的前提条件。 |
常见值 | 一般在 -60 mV 至 -90 mV 之间,因细胞类型而异。 |
实验测量方法 | 使用微电极插入细胞内进行电位记录。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静息电位不仅是细胞电生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理解神经和肌肉细胞功能的基础。了解其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生物电现象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