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加大,草木开始泛黄,秋意渐浓。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寒露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更是一种诗意的象征。它承载着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对人生际遇的思索,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咏叹。
今天,我们精选十首与“寒露”相关的经典古诗,带您走进古人笔下的寒露时节,感受那份静谧、深沉与悠远。
1. 《寒露》——唐·白居易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萧萧风叶落,寂寂夜微凉。
露重衣难湿,天高梦易长。
何当归去也,闲坐对斜阳。
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露时节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2.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虽非直接写寒露,但此诗展现了秋天的豪迈与壮美,正是寒露时节所蕴含的精神气质。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寒露虽未直接提及,但九月九日(重阳节)常与寒露相近,诗中所写的秋思,亦是寒露时节常见的主题。
4.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诗描绘的是深秋景色,寒露时节的山林之美跃然纸上,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虽为爱国情怀之作,但诗中“秋夜”“凉风”等意象,也暗合寒露时节的氛围。
6.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这首诗,以秋夜雨景寄托思念之情,寒露时节的孤寂与温情在此交织。
7.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笔下的秋景苍凉壮阔,寒露时节的肃杀之气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
8.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此诗描绘的是初秋山中的清新景象,虽未提寒露,但其意境与寒露时节的宁静、清幽相得益彰。
9. 《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的诗中,有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寒露时节的山林水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10.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寒露时节的秋风,唤起诗人无限乡愁,情感真挚动人。
这些诗作,或写景,或抒情,或怀古,或思乡,无不体现了古人对寒露时节的独特感悟。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这个寒露时节,不妨读一读这些诗,让心灵在诗意中得到一次温柔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