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真值表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在逻辑学中,主析取范式(PDNF)和主合取范式(PCNF)是将命题公式转化为标准形式的两种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逻辑表达式的结构和含义。本文将通过真值表的方法,介绍如何求出一个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一、基本概念
1. 主析取范式(PDNF)
主析取范式是由若干个极小项(minterm)组成的析取(“或”)式。每个极小项对应于真值表中使公式为真的一个行。
2. 主合取范式(PCNF)
主合取范式是由若干个极大项(maxterm)组成的合取(“与”)式。每个极大项对应于真值表中使公式为假的一个行。
二、步骤说明
步骤1:列出真值表
根据命题公式中的变量数,列出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并计算公式在每种情况下的结果。
步骤2:找出主析取范式(PDNF)
- 找出真值表中结果为“真”的行。
- 对每一行,构造对应的极小项(即变量取值为真时用原变量,假时用非变量)。
- 将这些极小项用“∨”连接起来,得到主析取范式。
步骤3:找出主合取范式(PCNF)
- 找出真值表中结果为“假”的行。
- 对每一行,构造对应的极大项(即变量取值为假时用原变量,真时用非变量)。
- 将这些极大项用“∧”连接起来,得到主合取范式。
三、示例分析
假设命题公式为:
P → (Q ∧ R)
真值表如下:
| P | Q | R | Q ∧ R | P → (Q ∧ R) |
| 0 | 0 | 0 | 0 | 1 |
| 0 | 0 | 1 | 0 | 1 |
| 0 | 1 | 0 | 0 | 1 |
| 0 | 1 | 1 | 1 | 1 |
| 1 | 0 | 0 | 0 | 0 |
| 1 | 0 | 1 | 0 | 0 |
| 1 | 1 | 0 | 0 | 0 |
| 1 | 1 | 1 | 1 | 1 |
主析取范式(PDNF)
从真值表中,P → (Q ∧ R) 为真的行有以下7行(第0~3行和第7行):
- 行0: P=0, Q=0, R=0 → 极小项为 ¬P ∧ ¬Q ∧ ¬R
- 行1: P=0, Q=0, R=1 → ¬P ∧ ¬Q ∧ R
- 行2: P=0, Q=1, R=0 → ¬P ∧ Q ∧ ¬R
- 行3: P=0, Q=1, R=1 → ¬P ∧ Q ∧ R
- 行7: P=1, Q=1, R=1 → P ∧ Q ∧ R
所以,PDNF 为: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主合取范式(PCNF)
从真值表中,P → (Q ∧ R) 为假的行只有第4、5、6行:
- 行4: P=1, Q=0, R=0 → 极大项为 P ∨ ¬Q ∨ ¬R
- 行5: P=1, Q=0, R=1 → P ∨ ¬Q ∨ R
- 行6: P=1, Q=1, R=0 → P ∨ Q ∨ ¬R
所以,PCNF 为: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四、总结表格
| 命题公式 | 主析取范式(PDNF) | 主合取范式(PCNF) |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P ∨ Q ∨ ¬R) |
五、注意事项
- 极小项和极大项的构造要严格按照变量的真值进行。
- 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是唯一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范式常用于逻辑电路设计、自动定理证明等领域。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系统地将任意命题公式转化为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逻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