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黍离之悲的典故

2025-10-24 14:50:51

问题描述:

黍离之悲的典故,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4:50:51

黍离之悲的典故】“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是古代中国文学中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和情感内涵的典故。它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兴亡、人事变迁的感慨,也体现了古人对故土、家园的深切怀念。这一典故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重要象征。

一、典故背景

《黍离》一诗,相传为周大夫行役至宗周(即西周都城镐京),见昔日繁华之地已成废墟,唯见黍稷(一种谷物)生长,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中通过描绘荒凉景象,抒发了对故国沦丧的哀痛与无奈。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反复咏叹,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诗句原文与释义

诗句 释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那些黍子茂盛生长,那里的高粱刚刚发芽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我缓缓地行走,心中如同喝醉一般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说我想要什么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悠远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历史与文化意义

“黍离之悲”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国家兴衰、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它承载着古代士人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也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在后世文学中,“黍离之悲”常被用来表达对故国、旧日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例如:

-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借古讽今,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同样体现出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

四、现代启示

“黍离之悲”虽源于古代,但其精神内核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要珍惜当下,关注社会变化;

- 要有历史责任感,不忘过去;

- 要以史为鉴,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
主题思想 对故国沦丧的哀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学价值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
历史意义 反映社会动荡下的士人情怀,影响后世文学
现代启示 引导人们关注历史、珍惜当下、思考未来

通过“黍离之悲”的典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面对现实、思考未来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