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膝什么意思】“卑躬屈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表现得非常谦卑、顺从,甚至有些低声下气,缺乏自尊和自信。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为了讨好别人而放弃自我立场的人。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卑躬 | 身体弯曲,表示恭敬、谦卑 | —— | 多用于形容态度 |
屈膝 | 膝盖弯曲,表示臣服、顺从 | —— | 多用于形容行为 |
卑躬屈膝 | 整体表示极度的谦卑与顺从 | 《汉书·东方朔传》 | 多用于贬义 |
二、词义总结
“卑躬屈膝”原意是指弯腰曲背、跪地求饶的姿态,后来引申为形容一个人对他人过分恭敬、毫无尊严地低头服从,甚至丧失自我主张的行为。该词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原则、一味迎合他人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领导要求他做不合理的事情,他却卑躬屈膝地答应了。 |
社交场合 | 他在长辈面前总是卑躬屈膝,显得很不自在。 |
历史评价 | 古代一些大臣为了保命,常常卑躬屈膝地向权贵低头。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唯唯诺诺、低眉顺眼、俯首帖耳 |
反义词 | 傲然挺立、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卑躬屈膝”多用于负面语境,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场合。
-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词。
- 有时可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卑躬屈膝地讨好”。
六、结语
“卑躬屈膝”虽然形象生动,但其背后往往反映出一种缺乏自尊和原则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谦逊,但不应失去自我,更不应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