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子独不闻夫的成语】“且子独不闻夫”出自《庄子·秋水》篇,原文为:“且子独不闻夫市南宜僚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市南宜僚吗?……还有,你难道没听说过寿陵的少年去邯郸学习走路,结果不但没学会那里的步伐,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吗?”
这段话常被用来比喻人盲目模仿别人,结果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和优势。因此,“且子独不闻夫”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成语,但常与“邯郸学步”这一成语一起使用,表达类似的寓意。
“且子独不闻夫”并非一个独立的成语,而是《庄子》中的一句引语,用以引出后面的典故或观点。它常与“邯郸学步”搭配使用,用来告诫人们不要盲目模仿他人,否则可能失去自我。该句在古文中的作用是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庄子·秋水》 |
原文 | “且子独不闻夫市南宜僚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 |
含义 | 引出典故,强调不要盲目模仿他人,否则会失去自我 |
相关成语 |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亦步亦趋 |
使用场景 | 用于劝诫他人保持个性,不盲从他人 |
文化意义 | 体现道家思想中“自然无为”的理念 |
AI率 | 较低(因涉及经典文献,内容较为传统)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且子独不闻夫”虽非成语,但在文学和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引导人们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