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帖耳的正确词】“俯首帖耳”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顺从、听话,甚至有些卑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的正确性常常受到质疑。很多人误以为“俯首帖耳”是正确的表达方式,但其实它的标准形式应该是“俯首帖耳”还是“俯首帖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份总结表格,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一、成语解析
“俯首帖耳”出自《左传·昭公七年》:“昔者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皆以礼为度,故能保其社稷,而民不怨。今君之德,不足以及远,而民多怨,是以民不听。若夫俯首帖耳,不敢自专,此则有司之职也。”这里的“俯首帖耳”原意是指低头贴耳,形容极度顺从、服从的样子。
在现代汉语中,“俯首帖耳”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谦卑、言听计从,甚至带有贬义,暗示此人缺乏主见或人格尊严。
二、常见误解与正确用法
虽然“俯首帖耳”在某些语境下被广泛使用,但根据权威词典和语言规范,这个成语的正确写法应为:
- 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这是标准的成语写法,强调“俯首”与“帖耳”的连贯性,表示完全顺从。
- 俯首帖耳(fǔ shǒu tiē ěr):有时也被写作“俯首帖耳”,但这种写法并不符合传统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俯首帖耳”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它更像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而非正式书面语中的标准成语。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俯首帖耳 |
正确写法 | 俯首帖耳 |
常见误写 | 俯首帖耳 |
出处 | 《左传·昭公七年》 |
含义 | 形容极度顺从、听话,甚至卑微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缺乏主见的人 |
是否为标准成语 | 否,属于口语化表达 |
推荐写法 | 俯首帖耳 |
四、结语
“俯首帖耳”虽常被使用,但在正式写作中应谨慎对待。建议使用“俯首帖耳”作为标准表达方式,避免因字形错误造成理解偏差。同时,了解成语的来源与演变,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俯首帖耳”的正确词应为“俯首帖耳”,而非“俯首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