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则富贵不能淫原文注释译文】《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由庄周及其后学所著。其中“富贵不能淫”一节虽非《庄子》原文,但常被误传为《孟子》之语,实则在《庄子·让王》篇中有一段类似思想的表达,强调人应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以下为相关内容的整理与解析。
一、原文
《庄子·让王》节选:
> “古之得道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此句常被误认为出自《孟子》,实际为《庄子》中的思想体现。)
二、注释
原文 | 注释 |
古之得道者 | 古代那些通晓大道的人。 |
穷则独善其身 | 困窘时修养自身,保持操守。 |
达则兼济天下 | 得志时要帮助天下百姓。 |
富贵不能淫 | 富贵不能使他放纵、迷失本性。 |
贫贱不能移 | 贫困低贱也不能动摇他的志向。 |
威武不能屈 | 权势和暴力也不能让他屈服。 |
此之谓大丈夫 | 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
三、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大道的人,困顿时能够独自修养自己的品德;显达时则能惠及天下百姓。富贵不能使他放纵,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权势不能让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四、总结
《庄子》虽未直接使用“富贵不能淫”这一表述,但其思想内涵与该句高度一致。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境遇时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道德的操守。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道家对个体人格的重视,也与儒家“大丈夫”理念相呼应。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庄子·让王》(常被误认为出自《孟子》) |
核心思想 | 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
关键词 | 富贵、贫贱、威武、大丈夫 |
精神内涵 | 自我修养、道德操守、人格独立 |
文化影响 | 对后世士人精神追求有深远影响 |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庄子》虽以寓言见长,但其思想深刻,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理想均有重要启示。理解“富贵不能淫”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与操守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