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首《但愿人长久》原为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经谱曲传唱,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歌词以明月为引,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已成为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经典语句。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存牵挂,便能共享同一轮明月,这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歌打动人心的原因所在。
如今,无论是在中秋佳节,还是在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听到这首歌,总会让人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的人,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它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