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履”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虽然使用频率不如“走”、“行”等字高,但在一些特定的词语和语境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将围绕“履”字展开,探讨其常见组词方式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首先,“履”字的基本含义是“鞋子”,如“皮履”、“布履”等。在古代,“履”也常用来指代行走、踏步,例如“履险如夷”表示在危险中也能安然前行。此外,“履”还用于表示履行、执行的意思,如“履责”、“履诺”等。
接下来是一些“履”字的常见组词:
1. 履历:指个人的经历或工作经历,常用于简历或介绍中。
2. 履行:表示按照约定或规定去做某事,如“履行合同”。
3. 履带:机械设备中用于支撑和移动的部分,如坦克的履带。
4. 履霜:出自《易经》,比喻由小见大,从细微处预见未来。
5. 履新:指刚上任或开始新的工作,如“他近日履新为部门主管”。
6. 践履:强调实际行动,与“空谈”相对,如“言行一致,重在践履”。
7. 履道:指遵循正道,按规矩行事,多用于形容人品端正。
8. 履仁:意为实践仁德,常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除了以上这些常用词汇外,“履”还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一些较为生僻或书面化的词语,如“履端”(指岁首)、“履节”(指守节)等,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古文或正式场合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履”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和含义。例如,在“履带”中读作“lǚ”,而在“履”作为动词使用时,如“履险”,也读作“lǚ”。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其准确含义。
总的来说,“履”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在书面表达和正式场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其常见组词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