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产品滞销或技术更新等原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低于其成本,此时企业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真实反映存货的价值。本文将对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处理方式。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基本概念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计提的损失准备。该准备金用于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公允性。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
1. 存货市价持续下跌;
2. 存货因过时、毁损或变质而发生减值;
3. 企业计划出售存货但售价低于成本;
4. 其他表明存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形。
三、会计分录处理方式
以下是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示例:
| 项目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说明 |
| 计提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损失 | 存货跌价准备 | 当期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 |
| 转回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损失 | 若后期存货价值回升,可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
| 出售存货 |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存货,确认收入 |
| 结转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 | 库存商品 | 结转已售存货的成本,同时冲减相应的跌价准备 |
四、注意事项
- 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随意转回,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价值恢复;
-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单独列示存货跌价准备;
- 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计提和转回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规范的会计分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为原创总结,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