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五七工怎样办退休】“五七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身份,主要指在1957年至1976年间,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中工作的非正式职工。由于当时国家政策和用工制度的限制,这些工人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从事了生产劳动。随着时代发展,这类人员逐渐面临退休问题,如何办理退休成为许多“五七工”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是“五七工”?
“五七工”这一名称源于1957年,当时国家为了加强基层单位的管理,要求各单位设立“五七干校”,并安排部分职工参与劳动。后来,“五七工”逐渐演变为对这一时期在单位中从事劳动但未被正式录用的工人的统称。
主要特征包括:
- 没有正式编制;
- 未签订劳动合同;
- 工资待遇较低;
- 通常从事一线生产或辅助性工作;
- 退休时可能面临身份认定和待遇落实的问题。
二、“五七工”怎么办理退休?
由于“五七工”属于特殊群体,其退休手续与普通职工有所不同。以下是办理退休的主要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办理条件
1. 年龄要求: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0岁(部分地区根据工种不同略有差异)。
2. 工龄要求:需累计有一定工龄,一般不少于10年。
3. 身份确认: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确认其“五七工”身份。
(二)所需材料
材料名称 | 说明 |
身份证 | 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
户口本 | 户籍信息证明 |
工作证明 | 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或工资发放记录 |
退休申请表 | 向社保部门提交的书面申请 |
社保缴费记录 | 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证明 |
其他材料 | 如档案资料、历史劳动关系证明等 |
(三)办理流程
1. 准备材料:收集并整理上述所需材料;
2. 提交申请:向当地社保局或人社局提交退休申请;
3. 审核认定:相关部门对“五七工”身份及工龄进行审核;
4. 审批通过:审核通过后,办理退休手续;
5. 领取养老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四)注意事项
- 不同地区政策可能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 部分地区对“五七工”有专项补助或优惠政策;
- 若工龄较长,可申请视同缴费年限,提高养老金水平;
- 办理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工会帮助。
三、总结
“五七工”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退休问题涉及身份认定、工龄计算和待遇落实等多个方面。尽管他们没有正式编制,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多数人仍能依法享受退休待遇。办理退休时,应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了解当地政策,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顺利退休。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五七工 |
定义 | 特定历史时期未正式编制的工人 |
退休年龄 | 男60岁,女50岁 |
工龄要求 | 一般不少于10年 |
所需材料 | 身份证、户口本、工作证明等 |
办理流程 | 申请→审核→审批→领取养老金 |
注意事项 | 地区政策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人社局 |
如您身边有“五七工”人员,建议尽早了解相关政策,避免因手续不全影响退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