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巧对文言文翻译】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关于才智与机敏的故事,其中“黄琬巧对”便是一则典型的例子。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讲述了东汉时期的黄琬在面对长辈提问时,凭借巧妙的应答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本文将对该文进行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关键内容。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京师大旱,诏求雨。琼令琬作檄文,使往告于天。琬辞曰:“今当告天,而吾年少,恐不能称。”琼怒曰:“汝年少而辞,是不欲为也!”琬乃作檄文,其辞曰:“维建和元年,岁在己丑,日月合璧,五星连珠,阴阳调和,风雨时序,黎民安乐。今者,天道失序,亢阳为虐,万姓焦苦,四野无青。愿天鉴察,降甘霖,济苍生。”
翻译:
黄琬小时候就很聪明。他的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京城发生大旱,朝廷下令祈雨。黄琼让黄琬写一篇祭文,去向天神祈祷。黄琬推辞说:“我现在年纪还小,恐怕无法胜任。”黄琼生气地说:“你年纪小就推辞,是不是不想做?”黄琬于是写了这篇祭文,文中写道:“建和元年,岁在己丑,日月同辉,五星汇聚,阴阳和谐,风雨适时,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天道失衡,炎热肆虐,百姓痛苦,田野荒芜。恳请上天明察,降下甘霖,拯救苍生。”
二、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故事出处 | 《世说新语》 |
主人公 | 黄琬(幼年聪慧) |
背景事件 | 建和元年,京城大旱,朝廷命祈雨 |
祖父角色 | 黄琼,魏郡太守,要求黄琬撰写祭文 |
黄琬态度 | 初因年幼推辞,后被祖父责备,最终完成祭文 |
祭文内容 | 引用天文现象,表达祈雨愿望,语言庄重得体 |
故事寓意 | 展现黄琬的智慧与机敏,体现古代士人应对危机的能力 |
三、结语
“黄琬巧对”不仅是一个关于少年才子的故事,更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辞与礼仪的重视。黄琬在面对长辈的压力时,没有退缩,而是以严谨的态度完成了任务,展现了良好的教养与责任感。这一故事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以智慧与勇气应对,而非逃避。
如需进一步探讨类似的历史典故或文言文解析,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