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山是什么时间】太阳下山的时间,指的是太阳在一天中从地平线消失的时刻,也称为“日落时间”。这个时间因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了解太阳下山的具体时间,有助于安排户外活动、拍摄风景照片或规划行程。
一、太阳下山时间的影响因素
1. 纬度:靠近赤道的地方,日落时间相对稳定;而高纬度地区,夏季日落时间较晚,冬季则较早。
2. 经度:不同经度地区,日落时间会有差异,通常东边的地区比西边早一些。
3. 季节:夏至时,北半球日落时间最晚;冬至时则最早。
4. 天气状况:多云或有雾的天气可能会让太阳看起来更晚下山,但实际时间不变。
二、太阳下山时间的标准计算方式
太阳下山时间通常以“天文日落”为准,即太阳中心降至地平线以下的时刻。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
- 民用日落:太阳中心下降到地平线以下6°,此时天空仍有一定亮度。
- 航海日落:太阳中心下降到地平线以下12°,用于航海导航。
- 天文日落:太阳中心下降到地平线以下18°,此时完全进入夜晚。
三、常见城市的太阳下山时间(以北京为例)
日期 | 太阳下山时间(北京时间) |
3月21日 | 18:07 |
6月21日 | 19:35 |
9月23日 | 18:21 |
12月21日 | 16:52 |
> 注:以上时间为参考值,具体时间可能因年份和天气略有变动。
四、如何查询太阳下山时间?
1. 使用手机应用:如“Sun Surveyor”、“TimeAndDate”等应用可以提供精确的日落时间。
2. 查看天气预报网站:如中国天气网、AccuWeather等会标注日落时间。
3. 地图软件:Google Maps 或百度地图也能显示当地日落时间。
五、总结
太阳下山的时间是根据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决定的。掌握这一时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工作。建议使用专业工具或应用获取准确数据,避免因主观判断导致误差。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太阳中心降至地平线以下的时刻 |
影响因素 | 纬度、经度、季节、天气 |
计算标准 | 民用日落、航海日落、天文日落 |
查询方式 | 手机应用、天气网站、地图软件 |
实际意义 | 帮助安排户外活动、摄影、旅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