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什么意思】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期身处官场(樊笼)的压抑与束缚,最终得以回归田园生活(自然),重获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情感。
从字面来看,“樊笼”比喻被束缚的环境,常用来指代世俗的名利场或官场;“返自然”则是指回到自然、田园的生活状态,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这句话不仅体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远胜于外在的功名利禄。
二、关键点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
原文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意思 | 长时间被困在世俗的束缚中,终于能够回到自然的怀抱 |
“樊笼”含义 | 比喻官场、世俗生活、名利场等限制人的环境 |
“返自然”含义 | 回归田园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作者情感 | 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三、延伸理解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因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与虚伪,选择辞官归隐,过起了自耕自足的田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格独立的坚持。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写照,也代表了古代士人普遍的精神追求——在纷扰的现实中寻找内心的安宁,回归自然与本真。
四、结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它传达的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忙碌与压力中不忘回归内心,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