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完整诗句】“相濡以沫”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度难关的情感。它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说鱼儿在干涸的池塘里,用唾液互相湿润,以维持生命。虽然这个场景看似凄凉,但其中所蕴含的深情与坚韧却令人动容。
一、原文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庄子·大宗师》 |
原文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二、诗句解析
“相濡以沫”原本是描述两条鱼在干涸的泥地上,彼此用口中的湿气来滋润对方,以求短暂的生存。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庄子借此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幸福是彼此独立、互不打扰,而不是在困境中勉强维系关系。
三、现代引申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濡以沫”逐渐被赋予了更积极的意义,常用于形容夫妻、朋友或恋人之间在困难时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坚定情感。它强调的是在艰难时刻的陪伴与支持,而非单纯依赖。
四、相关诗词引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大宗师》 | 庄周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汉乐府·白头吟》 | 无名氏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经·邶风·击鼓》 | 无名氏 |
五、总结
“相濡以沫”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真正珍贵的不是表面的恩爱,而是在风雨中依然选择彼此陪伴的决心。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唯有经历过磨难后仍不离不弃,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相濡以沫”。
通过了解“相濡以沫”的来源与演变,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句成语的深意,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那些愿意与你共度风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