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意思是什么】“大名鼎鼎”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非常有名、声望极高。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并不完全清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名鼎鼎”的意思,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大名鼎鼎 |
拼音 | dà míng dǐng dǐng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自以为无足言者,遂不复上书。久之,乃谓其友曰:‘吾虽有大名,而无实,何以自全?’”(注:此为后人引申用法) |
含义 | 形容名气极大,非常有名,常用来形容名人、著名人物或知名事物。 |
用法 | 一般作谓语、定语使用,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赫赫有名、声名远扬、举世闻名 |
反义词 | 默默无闻、籍籍无名、鲜为人知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名人 | “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 |
引用历史人物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位皇帝。” |
介绍品牌 | “这家餐厅是本地大名鼎鼎的老字号,值得一试。”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贬义
“大名鼎鼎”是中性偏褒义的成语,不能用于贬义语境中。例如:“他是个大名鼎鼎的骗子”是错误用法。
2. 与“臭名昭著”混淆
“臭名昭著”是贬义词,指坏名声远扬,与“大名鼎鼎”意义相反,不可混用。
3. 搭配不当
“大名鼎鼎”通常修饰人或事物,不能直接修饰抽象概念。例如:“他的想法大名鼎鼎”是不合适的表达。
四、总结
“大名鼎鼎”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上有极高知名度的人或事物。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之美,也反映了人们对名声和地位的重视。
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其褒义色彩,避免误用或滥用。掌握它的正确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