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梁浦行全文】《梁甫行》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艰苦生活和人民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同情。以下为《梁甫行》的全文: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土。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一、
《梁甫行》是曹植在建安末年所作的一篇反映边地人民生活艰难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边地百姓的生存环境,如“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等,展现了他们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艰难处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
二、诗歌分析表
诗句 | 内容解释 | 表达情感 |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土 |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和风俗 | 描写地理差异,引出主题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 边海的百姓生活艰难,只能寄居在荒野 | 表达对边民生活的同情 |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 家人如同野兽般生活,行动依赖山林 | 揭示边民生存状态的原始与艰难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屋前冷清,狐狸兔子在屋内游走 | 突出边地荒凉与人烟稀少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全诗用词简单,没有华丽辞藻,贴近现实生活。
2. 情感真挚:通过对边民生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3. 结构紧凑:四句一节,层次分明,意象鲜明。
四、历史背景
曹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虽出身贵族,但关注民间疾苦,常借诗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梁甫行》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五、结语
《梁甫行》虽然篇幅短小,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曹植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不仅是古代边塞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汉魏之际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