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诗是整首诗中最广为流传、最打动人心的句子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传统节日中家庭团聚的重要性。
一、诗歌背景总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在异乡过重阳节时所作,当时他独自一人,思念家乡的兄弟。诗中通过描写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插茱萸,来反衬自己无法与亲人共度佳节的孤独感。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 “独在异乡为异客”:点明了诗人身处异地,身份陌生,情感孤独。
- “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出每逢节日,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 “遥知兄弟登高处”:想象家乡的兄弟正在登高,暗示重阳节的风俗。
- “遍插茱萸少一人”:点出诗人不在场,家中少了一人,情感落差强烈。
三、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作者 | 王维(唐代) |
创作背景 | 王维在异乡过重阳节,思念家乡兄弟 |
节日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习俗 | 登高、插茱萸 |
名句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情感主题 | 思乡、孤独、亲情 |
表达方式 | 通过对比家乡与异乡的情景,突出思念之情 |
四、结语
“遍插茱萸少一人”不仅是对重阳节习俗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情感,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