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痈贻患的意思是什么】“养痈贻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在体内生了毒疮而不加以治疗,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后用来比喻对错误或问题不及时处理,任其发展,结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养痈贻患 |
拼音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原意 | 在身体上长了毒疮而不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
引申义 | 对问题或错误不及时处理,最终引发更大祸患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对问题视而不见、拖延处理的行为 |
近义词 | 养虎为患、姑息养奸 |
反义词 | 亡羊补牢、防微杜渐 |
二、详细解释
“养痈”指的是在身体上留下一个“毒疮”,也就是一种潜在的隐患或问题;“贻患”则是指留下祸患,即造成后续的严重后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不及时处理问题”的后果,提醒人们要重视小问题,防止其发展成大灾难。
例如,在管理中,如果领导对员工的不当行为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团队纪律涣散,甚至出现重大失误。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说明 |
工作管理 | 领导对下属的错误不纠正,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
家庭教育 | 父母对孩子不良习惯放任不管,影响孩子成长 |
政治治理 | 对腐败现象不查处,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
四、结语
“养痈贻患”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警示。它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要果断处理,不能因一时的便利或顾虑而忽视隐患,否则终将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