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夜书所见》,是一首以秋夜为背景,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秋风中的落叶和江上的孤舟,勾勒出一幅萧瑟而静谧的秋景图。诗中不仅蕴含着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更寄托了深沉的思乡情怀。
全诗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描绘了秋风拂过梧桐树叶,发出沙沙声响的景象。这声音仿佛传递着秋天特有的寒意,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次句“江上秋风动客情”,进一步点明了这种情感正是思乡之情。“动客情”三字,将诗人的思绪推向高潮,表明在外漂泊的他,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更加思念家乡。
接下来,“知有儿童挑促织”一句,将视线从远方的秋景拉回到近处的生活场景。促织,即蟋蟀,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象征孤独与寂寞。这里提到儿童挑促织,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又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顶点。在寂静的夜晚,远处篱笆旁的一盏孤灯显得格外明亮,这灯光或许象征着家的温暖,但同时也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苦。
综上所述,《夜书所见》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