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狼子野心的翻译和注释】一、文章概述
《狼子野心》是一篇出自《聊斋志异》的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贪婪的人与狼之间的遭遇,揭示了“狼子野心”这一成语的深刻含义。文中借狼之口,道出人性中贪婪与残忍的一面,警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善意所迷惑,要警惕那些隐藏在伪装下的危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其肉,垂涎久之。 | 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天已经晚了,忽然一只狼来了,盯着他的肉,口水直流很久。 |
屠惧,遂以骨投之。狼得骨止,稍待;复投之,狼又复至。 | 屠夫害怕,就把骨头扔给它,狼得到骨头就停下来,稍作停留;又扔一次,狼又来了。 |
久之,骨尽,狼仍不退。屠大窘,恐为狼所食。 | 过了很久,骨头扔完了,狼还是不走。屠夫非常窘迫,怕被狼吃掉。 |
乃悟曰:“狼非能食我,此必有贪心也。” | 他终于明白:“狼不是真的想吃我,一定是心怀贪念。” |
于是,屠乃倚树而立,持刀以待。 | 于是,屠夫靠着树站着,拿着刀等待。 |
狼果至,怒目张牙,欲噬之。 | 狼果然来了,瞪着眼睛,张开獠牙,想要咬他。 |
屠奋起,挥刀斩之,狼遂死。 | 屠夫奋起,挥刀砍去,狼就被杀了。 |
时人谓之曰:“狼子野心,不可轻信。” | 当时的人说:“狼子野心,不能轻易相信。” |
三、词语注释
词语 | 注释 |
货肉 | 卖肉 |
恍 | 同“瞰”,看 |
垂涎 | 流口水,形容非常想吃 |
遂 | 于是,就 |
顷刻 | 很快,一会儿 |
惊窘 | 惊慌、困窘 |
悟 | 明白、醒悟 |
持刀 | 拿着刀 |
噬 | 吃、咬 |
遂 | 于是、就 |
时人 | 当时的人 |
四、主题思想总结
《狼子野心》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心险恶,不可轻信外表的善意,尤其是对那些看似温顺实则充满野心和贪婪的人或动物,更要提高警惕。 文中“狼子野心”已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善良,实际上内心狠毒、心怀不轨的人。
五、(表格形式)
内容 | 说明 |
文章出处 | 《聊斋志异》 |
主题 | 警示人心险恶,不可轻信他人 |
核心成语 | 狼子野心 |
故事结构 | 屠夫遇狼→投骨→狼不退→屠夫警觉→杀狼 |
人物形象 | 屠夫:机智、勇敢;狼:贪婪、凶残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
现代启示 | 警惕伪装者,保持清醒判断力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故事的文学价值或道德教育意义,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