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的意思和造句】“大义凛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不公正、不道德的事情时,表现出坚定正义、毫不畏惧的态度。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有原则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守道义的精神风貌。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大义凛然 | dà yì lǐn rán | 指人坚持正义,态度严肃,令人敬畏。 |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 常用于书面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形象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正气凛然、刚正不阿、义无反顾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屈服妥协 |
三、典型例句
例句 | 说明 |
面对敌人的威胁,他大义凛然,毫不退缩。 | 表现出坚定的正义感和勇气 |
在法庭上,他大义凛然地揭露了真相。 | 形容敢于说真话、坚持正义 |
这位老警察一生坚守岗位,大义凛然,深受群众敬仰。 | 描述长期坚持正义行为的人物 |
四、使用场景
“大义凛然”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文学作品中:描写英雄人物或有责任感的角色。
2. 新闻报道中:形容在重大事件中表现坚定立场的人。
3. 日常交流中:夸赞他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有担当。
五、注意事项
- “大义凛然”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能随意套用,否则可能显得夸张或不自然。
- 该成语强调的是“正义感”和“坚定态度”,而非单纯的勇敢。
六、总结
“大义凛然”是一个富有正能量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正义”精神。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来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
核心含义 | 坚守正义、毫不畏惧 |
适用对象 | 有原则、有担当的人 |
情感色彩 | 正面、褒义 |
使用场合 | 正式、庄重、文学性较强的情境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