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由纪昀等人主持编纂的一部大型古代文献目录,是《四库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当时所收集的大量古籍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还对每部书的内容、作者、版本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价,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
《四库全书总目》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计200卷,收录书籍约3461种,涵盖了从先秦至清初的各类典籍。该目录不仅是对《四库全书》中所收书籍的分类与说明,也反映了当时官方对学术思想的导向和取舍标准。
- 经部:主要收录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如《易》《书》《诗》《礼》《春秋》等。
- 史部: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地理、职官、政书、目录等。
-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及科技、艺术、医学等类书籍。
-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等文学作品。
此外,《四库全书总目》还附有“存目”部分,即虽未收入《四库全书》,但仍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共计5700余种。
二、《四库全书总目》主要内容一览表
部门 | 类别 | 内容说明 |
经部 | 儒家经典 | 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十三经及注疏 |
经部 | 学术论著 | 如《论语》《孟子》《孝经》等 |
史部 | 正史 | 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
史部 | 编年体 | 如《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 |
史部 | 纪事本末 | 如《通鉴纪事本末》等 |
史部 | 别史 | 如《东观汉记》《后魏书》等 |
史部 | 杂史 | 如《世说新语》《梦溪笔谈》等 |
史部 | 诏令奏议 | 如历代皇帝诏书、臣工奏章 |
史部 | 传记 | 如人物传记、地方志等 |
史部 | 地理 | 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 |
史部 | 职官 | 如《唐六典》《明会典》等 |
史部 | 政书 | 如《通典》《文献通考》等 |
史部 | 目录 | 如《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等 |
子部 | 哲学 | 如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著作 |
子部 | 科技 | 如农学、医学、天文、算学等 |
子部 | 艺术 | 如书画、音乐、棋艺等 |
子部 | 类书 | 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 |
集部 | 楚辞 | 如《楚辞》《文选》等 |
集部 | 别集 | 各代文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等 |
集部 | 总集 | 如《全唐诗》《全宋词》等 |
集部 | 诗文评 | 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等 |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清代官方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整理,也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其分类体系严谨,内容详实,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尽管在编纂过程中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部分书籍被删改或禁毁,但它仍然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该目录也体现了清代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意图,反映出当时的文化政策倾向。因此,在阅读和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时,需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客观分析。
结语
《四库全书总目》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古代文献目录,其价值不仅在于对古籍的系统整理,更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了解这部目录,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