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垂悯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22 04:40:45

问题描述:

垂悯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4:40:45

垂悯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垂悯”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文语境中的情感表达。

一、

“垂悯”由“垂”与“悯”两个字组成。“垂”在此处意为“俯下、降下”,多用于表示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悯”则指“怜惜、同情”。因此,“垂悯”整体意思是“怜惜、同情、体恤”,常用于表达对他人困境的关切与同情之情。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诗词、奏章等正式文本中,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仍有部分人会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如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含义 来源 使用场景 现代用法
垂悯 怜惜、同情、体恤 古代文献、诗词、奏章 文学、历史、古典文本 较少使用,多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
俯下、降下(多用于尊称) 《说文解字》 表示尊敬或恩赐 多用于“垂询、垂爱、垂怜”等词
怜惜、同情 《说文解字》 表达对他人的同情 常用于“悯人、悯农、悲悯”等词

三、延伸说明

“垂悯”一词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关怀或深切的同情。例如,在古代帝王的诏书中,常会用“垂悯黎民”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常用此词表达对弱者的怜惜之情。

虽然“垂悯”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阅读古文、欣赏古典诗词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四、结语

“垂悯”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语,承载着古人对人性、情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尽管在现代语言中使用较少,但它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加以关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