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死且不避的且是什么意思】在古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含义深远的词语。例如“臣死且不避”这句话中的“且”,它虽然字形简单,但在句中却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从语义、语法和语境三个角度对“且”字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
一、句子背景简介
“臣死且不避”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话:“沛公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默然,乃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樊哙曰:‘臣死且不避,酒炙不下,而将军欲杀之,是亡秦之续耳。’”
在这段对话中,樊哙说:“臣死且不避”,意思是“我连死都不怕”。
二、“且”的语义解析
“且”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词性 | 用法 | 例句 | 含义 |
连词 | 表示递进关系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而且”、“况且” |
副词 | 表示将要、将近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将要”、“快要” |
助词 | 强调语气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而且”、“再说” |
在“臣死且不避”中,“且”作为连词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或“何况”。整句话的意思是“我连死都不怕,更不会躲避”。
三、语境分析
在《史记》的这段文字中,樊哙是在为刘邦辩护,强调自己没有背叛项羽,甚至愿意为刘邦赴死。这里的“且”不仅加强了语气,还表现出一种坚定的态度,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总结
“臣死且不避”中的“且”是一个典型的连词,用于表示递进关系,意为“而且”或“何况”。它在句中起到了强化语气的作用,使整个句子更具说服力和情感色彩。
五、表格总结
问题 | 答案 |
句子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出现位置 | 樊哙的发言中 |
“且”的词性 | 连词 |
“且”的含义 | 而且、何况 |
整句意思 | 我连死都不怕 |
语境作用 | 强化语气,表达决心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且”虽然字形简单,但在古文中却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多样的用法。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