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接口有几种】M.2接口是目前在固态硬盘(SSD)、无线网卡、蓝牙模块等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高速存储和通信接口。随着技术的发展,M.2接口也出现了多种类型,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本文将对常见的M.2接口类型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M.2接口的基本分类
M.2接口根据其物理尺寸、协议标准以及支持的传输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按物理尺寸分类
M.2接口的物理尺寸主要由长度和宽度决定,常见的规格包括:
| 尺寸 | 长度(mm) | 宽度(mm) | 常见用途 |
| 2230 | 22 | 30 | 超薄设备、笔记本、小型主板 |
| 2242 | 22 | 42 | 笔记本、部分台式机主板 |
| 2260 | 22 | 60 | 大容量SSD、高性能存储 |
| 2280 | 22 | 80 | 最常见,适用于大多数SSD和扩展卡 |
| 22110 | 22 | 110 | 特殊大容量SSD或扩展设备 |
> 注:前两位“22”表示宽度为22mm,后两位表示长度,如2280即22×80mm。
2. 按协议分类
M.2接口支持多种协议,主要包括:
- 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支持PCIe接口,具有高带宽和低延迟,适用于高性能SSD。
- SATA(Serial ATA)
使用SATA协议,兼容传统SATA SSD,速度相对较低但稳定性好。
- 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是SATA协议下的一个子集,用于控制SATA设备的数据传输。
- USB 3.0/3.1
部分M.2接口支持USB 3.0/3.1协议,可用于外设扩展。
3. 按插槽类型分类
M.2接口根据主板上的插槽设计,可分为:
- B-key
支持SATA和USB 3.0协议,通常用于传统SSD或扩展卡。
- M-key
支持NVMe协议,主要用于高性能SSD。
- B+M key
同时支持B-key和M-key协议,具备更强的兼容性。
二、常见M.2接口类型总结
| 接口类型 | 协议 | 插槽类型 | 速度范围 | 适用场景 |
| M.2 SATA | SATA | B-key | 500MB/s左右 | 传统SSD、低成本存储 |
| M.2 NVMe | NVMe | M-key | 3500MB/s以上 | 高性能SSD、游戏/专业应用 |
| M.2 USB 3.0 | USB 3.0 | B-key | 500MB/s左右 | 外设扩展、U盘、移动存储 |
| M.2 Dual (B+M) | SATA/NVMe | B+M key | 根据协议而定 | 高兼容性设备 |
三、选择建议
在选择M.2接口设备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确认主板是否支持相应协议(如NVMe或SATA);
- 查看主板M.2插槽的物理尺寸是否匹配;
- 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性能与价格的平衡点;
- 注意散热设计,特别是高性能NVMe SSD可能需要额外散热措施。
总结
M.2接口因其体积小、速度快、兼容性强等特点,已成为现代计算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M.2接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了解M.2接口的种类,有助于更好地搭配硬件,提升系统性能与使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