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舍去的舍是什么意思】“太丘舍去的舍”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中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陈寔(字仲弓)与友人相约同行,但友人迟到,陈寔于是离开。后人将这段故事简化为“太丘舍去”,其中“舍”是一个关键的字词,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个故事的内涵。
一、
在“太丘舍去”的语境中,“舍”字的意思是“舍弃、离开”。这里的“太丘”指的是陈寔,因其曾任太丘县令,故被称为“太丘”。故事讲的是他与友人约定出行,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寔便选择先行离开,体现了他对诚信的重视以及对时间的尊重。
“舍去”并非指“放弃、抛弃”,而是指因对方失约而主动离开,是一种礼貌且合理的做法。因此,“舍”在这里应理解为“离开、舍弃”。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含义解释 | 出处/背景 | 用法说明 |
太丘 | 指陈寔,因其曾任太丘县令 | 《世说新语·方正》 | 代称人物,体现身份 |
舍 | 舍弃、离开 | 《世说新语·方正》 | 表示因对方失约而主动离去 |
去 | 离开、离去 | 《世说新语·方正》 | 与“舍”共同构成“舍去”,表示行动 |
三、延伸理解
“太丘舍去”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传达了古代士人之间对诚信和礼仪的重视。陈寔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信”的高度推崇,也体现出古人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智慧与分寸。
通过分析“舍”的含义,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典故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在阅读古文时具备更强的语感和理解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字词解析,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