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的诗词42句】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七夕为题材,创作出大量优美动人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人笔下的七夕情怀,本文整理了42句关于七夕的经典诗词,并对其进行简要总结,方便读者快速了解其内容与情感基调。
一、诗词总结(按作者分类)
序号 | 作者 | 诗词内容 | 情感或主题 |
1 | 佚名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表现牛郎织女相会的深情与遗憾 |
2 | 秦观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强调真挚爱情超越时间与空间 |
3 | 李清照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描写女子在七夕思念爱人的情景 |
4 | 白居易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
5 | 杜牧 |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描绘七夕夜晚的静谧与浪漫 |
6 | 李商隐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借七夕表达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
7 | 苏轼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虽非专写七夕,但意境深远,常被引用 |
8 | 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抒发孤寂之情,与七夕氛围契合 |
9 | 陆游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
10 | 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描写元宵节热闹场景,但也常与七夕对比 |
11 | 王维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虽非七夕专作,但常用于表达相思 |
12 | 李白 | “长相思,在长安。” | 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
13 | 杜甫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表现战乱中的离别之痛 |
14 | 刘禹锡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鼓励人们面对困境,积极向上 |
15 | 李贺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16 | 白居易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表达对人生际遇的共鸣 |
17 | 杜牧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描写江南美景与孤独心情 |
18 | 李白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表达无法排遣的忧愁 |
19 | 李商隐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表达心灵相通的默契 |
20 | 苏轼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表达超然物外的心境 |
21 | 李清照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
22 | 李煜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表达难以割舍的情感 |
23 | 杜甫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表达对人民的关怀 |
24 | 李白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表达自信与豁达 |
25 | 杜牧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26 | 李白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表达进取精神 |
27 | 李白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再次强调自信与希望 |
28 | 李商隐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表达离别之苦 |
29 | 李白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表达坚定信念 |
30 | 杜甫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表达志向与抱负 |
31 | 李白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表达孤独与寂寞 |
32 | 李商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 |
33 | 李白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表达豪迈与自信 |
34 | 李商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35 | 李白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 |
36 | 李白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表达友情深厚 |
37 | 杜甫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描写自然景色的美丽 |
38 | 李白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表达内心的忧愁 |
39 | 李商隐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表达人生梦幻与哀怨 |
40 | 李白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表达对险峻道路的感叹 |
41 |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42 | 李白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表达时间流逝与人生短暂 |
二、结语
从以上42句诗词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七夕的理解不仅限于爱情的表达,还包含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无论是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还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情怀。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力量,珍惜当下,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