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藏七尺的成语典故】“昂藏七尺”是一个形容人高大英俊、气宇轩昂的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生也,志在天下,心存社稷,身无尺寸之功,而声名不显,岂非天命哉?然其形貌魁梧,昂藏七尺。”此句原意是说一个士人身材高大,气度不凡,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外在的身高和体态,更突出了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与内在修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昂藏七尺”常用来赞美英雄人物或有德之士,表达对其风采与气节的敬仰。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昂藏七尺 |
拼音 | áng cáng qī chǐ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形容人高大英俊、气度不凡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形象,带有褒义色彩 |
近义词 | 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气宇轩昂 |
反义词 | 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庸俗无能 |
二、历史背景与演变
“昂藏七尺”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原本是对士人外貌和气质的描述。随着时代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常用的修辞手法,尤其在描写英雄人物时更为常见。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人物“昂藏七尺”的描写,如关羽、张飞等形象,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昂藏七尺”虽然不再频繁使用,但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不仅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更强调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如今,在文学创作、影视作品乃至日常交流中,这一成语仍能唤起人们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气质的向往。
四、总结
“昂藏七尺”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韵味的成语,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不仅是对外表的赞美,更是对内在品质的肯定。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演变,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全面认知。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来源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形容人高大英俊、气度不凡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象征高尚气质 |
使用建议 | 在描写人物形象时使用,增强语言表现力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昂藏七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高大”,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