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占罪是民事还是刑事】在法律实践中,关于“非法侵占罪”属于民事还是刑事的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实际上,“非法侵占罪”并非我国刑法中的正式罪名,而是对某些行为的俗称或误称。因此,要明确其性质,需要结合具体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进行分析。
一、总结
非法侵占罪并不是一个法定的刑事罪名,通常指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后果,这类行为可能涉及不同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侵权责任或刑事犯罪(如盗窃、诈骗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民事或刑事,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对比表格
| 项目 | 民事责任 | 刑事责任 |
| 法律依据 | 《民法典》 | 《刑法》 |
| 责任性质 | 违反民事义务,承担赔偿等责任 | 违反刑法规定,承担刑罚 |
| 主体范围 | 任何自然人或法人 |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 起诉主体 | 受害人或其代理人 |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
| 处理方式 | 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 | 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 |
| 举证责任 | 原告需证明侵权事实 | 公诉机关需证明犯罪事实 |
| 是否影响个人信用 | 一般不直接影响信用记录 | 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
三、常见误解解析
1. “非法侵占罪”不是刑法中的罪名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没有“非法侵占罪”这一罪名。常见的类似罪名包括“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等,但它们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情形各不相同。
2. “侵占罪”是刑法中的罪名
根据《刑法》第270条,侵占罪是指将他人的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等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该罪名属于刑事犯罪,但一般只适用于特定情形。
3. 多数非法占有行为属民事纠纷
如果只是普通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通常由法院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要求返还财物或赔偿损失。
四、结论
“非法侵占罪”不是一个正式的刑事罪名,不能直接作为刑事犯罪处理。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根据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刑法中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来判断。若行为轻微,通常属于民事纠纷;若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盗窃、诈骗等刑事犯罪。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