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解释】《房兵曹胡马》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为:
>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来自西域的良马——“胡马”,表达了对战马英勇、矫健和忠诚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安定、战事顺利的期望。
一、诗歌
《房兵曹胡马》以“胡马”为主题,通过对马匹外貌、神态和性能的描写,展现了其非凡的气质与战斗力。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战马的欣赏之情,也暗含了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关切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较为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
二、诗歌解析表
| 诗句 | 解析 |
|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 “胡马”指的是来自西域的骏马,“大宛”是古代著名的产马地。此句写出了这匹马的出身高贵,体态瘦削但骨骼分明,显示出其刚劲有力的特质。 |
|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 “竹批”形容马耳朵尖锐如竹叶;“风入四蹄轻”则表现马奔跑时轻盈迅捷,仿佛风一般快速。这两句从细节上刻画了马的敏捷与英姿。 |
|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 表示这匹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应对广阔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战斗力,甚至可以让人将性命托付于它。 |
|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称赞这匹马英勇善战、驰骋千里,表达了诗人对战马的敬佩和对国家强盛的祝愿。 |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房兵曹胡马》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生活困顿,但仍心系国家安危。诗中提到的“房兵曹”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同僚,诗人借此马表达对战友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军事力量的期望。同时,也反映出杜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
1. 形象鲜明:通过对马的外貌、动作的细致描写,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马的英姿。
2. 语言凝练:全诗仅20字,却内容丰富,情感深沉。
3. 象征意义:马不仅是动物,更是忠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五、结语
《房兵曹胡马》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既有对战马的赞美,也有对家国情怀的寄托。它不仅是杜甫咏物诗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