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不胜举的意思】“举不胜举”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数量非常多,无法一一列举。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事物或情况在数量上极其庞大,超出了一般人能够列举的范围。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举 | 列举 |
不胜 | 无法承受、无法全部列举 |
举不胜举 | 数量多得无法全部列举 |
该成语强调的是“多”,通常用于书面语中,表达一种夸张的语气,表示数量之多。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民多诈,而俗好浮华,故其士多虚伪,而风俗不淳。虽有良材,亦不能尽其才也。”后来在历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事物数量多、种类繁多的情况,如“历史事件举不胜举”、“古代发明举不胜举”。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褒义,表示数量多,但不带贬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微不足道 |
四、使用示例
1. 现代生活中的例子:
“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举不胜举。”
2. 历史事件的例子: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典故和故事举不胜举。”
3.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举不胜举。”
五、注意事项
- “举不胜举”常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搭配不当。
- 与“不胜枚举”意思相近,但“举不胜举”更强调“无法全部列举”的程度。
总结
“举不胜举”是一个表达数量极多的成语,适用于各种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尤其在描述事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时非常贴切。了解它的含义、用法及近义词反义词,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