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金刚经原文具体原文是什么

2025-10-08 09:42:09

问题描述:

金刚经原文具体原文是什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09:42:09

金刚经原文具体原文是什么】《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属于般若部的重要经典。此经以“空性”思想为核心,强调一切现象皆为虚幻,应以无住之心修行,最终达到觉悟。

本文将对《金刚经》的原文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章节和核心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

一、《金刚经》简介

- 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作者:传统上认为是佛陀所说,由弟子阿难记录

- 译者:鸠摩罗什(东晋时期)

- 篇幅:约5000字

- 核心思想:破除执著、体悟空性、修持无相布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二、《金刚经》主要章节与核心思想总结

章节 章节名称 核心思想
第一章 法会因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弟子云集,体现佛法传布之盛
第二章 善现请问 阿难代众请法,佛陀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三章 大乘正宗 强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除四相
第四章 妙行无住 修行应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包括功德与善行
第五章 如理实见 一切法皆是假名,不可执着于文字或形象
第六章 正信希有 信心是成佛的关键,但不应执着于“信”的概念
第七章 无得无说 佛没有真正的教法可说,一切皆是方便法门
第八章 非说所说 佛法超越语言,不可用言语完全表达
第九章 一合相 一切法归于一相,即空性
第十章 应化非真 佛的化身并非真实存在,只是应机说法
第十一章 法界义趣 一切法皆入法界,无分别、无对立
第十二章 持经功德 读诵、受持、为人解说此经,功德无量
第十三章 能净业障 通过修行可以消除业障,成就清净心
第十四章 离相寂灭 修行应离一切相,回归寂静自性
第十五章 知见不取 不应执着于智慧或知识,应以无所得之心修行
第十六章 应当知 一切法皆是佛法,不应分别对待
第十七章 究竟无我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彻底破除自我执著
第十八章 一体同观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平等无别
第十九章 法身非相 佛的法身不是形相,而是无形无相的本体
第二十章 无断无灭 佛法不生不灭,超越时间与空间
第二十一章 增一法 一切法皆为引导众生觉悟的方便,不应执着
第二十二章 不垢不净 众生本性清净,不因外境而改变
第二十三章 净心行善 行善应不求回报,不执功德
第二十四章 福智无比 修行者若能心无挂碍,福报无边
第二十五章 化无所化 佛说法如梦如幻,众生亦如梦如幻
第二十六章 无依无住 修行应无依无住,不执一切
第二十七章 真实义 一切法皆是真实,但不可执着于真实
第二十八章 依法出生 佛法能出生一切功德,但不应执着于法
第二十九章 持经功德 再次强调读诵、受持此经的殊胜功德
第三十章 一念生信 一念信心,胜过无量劫修行
第三十一章 离色离相 不应执着于色相,应观其空性
第三十二章 知见不取 再次强调不取于相,不立一法

三、结语

《金刚经》虽文字不多,但内容深奥,蕴含丰富的佛教哲理。它不仅指导修行者如何放下执著、修持无相布施,更引导人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空性。对于初学者而言,可通过反复阅读、思考与实践,逐步领悟其中的智慧。

提示:《金刚经》原文可在各大佛教典籍中找到,建议结合注释本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