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是什么】“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理环境,尤其多用于描述城市或山川的雄伟壮观。该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用来形容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地形地貌。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踞龙盘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钟会之破蜀也,谓诸葛亮有‘虎踞龙盘’之势。” |
释义 | 原指南京的地势如虎盘踞、龙蟠伏,后泛指地势险要、气势雄伟的地形或城市。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或城市风貌,带有褒义色彩。 |
近义词 | 山河壮丽、地势险要、龙盘虎踞 |
反义词 | 平坦无奇、地势低洼 |
二、引申意义与使用场景
“虎踞龙盘”不仅仅用于地理描述,也可引申为一种气势磅礴、不可小觑的态势。例如:
- 历史背景:古代帝王常选择“虎踞龙盘”的地方建立都城,认为此地易守难攻、风水极佳。
- 文学作品:在诗词、小说中,“虎踞龙盘”常用来渲染氛围,突出某地的雄伟或重要性。
- 现代应用:如今也常用于形容某些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如南京、重庆等。
三、总结
“虎踞龙盘”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地形的壮丽,也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它既可用于地理描述,也可用于比喻某种强大的气势或地位。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地理与人文关系的重视。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出处、含义及用法,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与模式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