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是什么意思】“锋芒毕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才华或锐气显露无遗。这个成语原本带有褒义,表示一个人有才气、有锐气,敢于表现自己;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贬义,暗示这个人过于张扬、不够低调。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锋芒毕露 |
拼音 | fēng máng bì l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文也,锋芒毕露。” |
释义 | 原指刀剑的尖端和刃部都露出来,比喻人显露自己的才干或锐气。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
褒贬色彩 | 可褒可贬,视语境而定。 |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 例句 |
褒义用法(称赞人有才华) | 这位年轻演员在舞台上锋芒毕露,令人印象深刻。 |
贬义用法(批评人太张扬) | 他总是锋芒毕露,不懂得韬光养晦,容易招人嫉妒。 |
描述事物 | 这款新产品的设计锋芒毕露,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创新之处。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锋芒外露、崭露头角、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隐忍不发、藏锋守拙、韬光养晦 |
四、总结
“锋芒毕露”是一个含义丰富、使用广泛且具有灵活性的成语。它既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才华横溢、自信满满,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过于张扬、缺乏谦逊。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其褒贬意义,避免误用。
无论是职场、学习还是日常交流,“锋芒毕露”都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但也要注意适度,做到“锋芒有度”,才能更有效地展现个人魅力。